定軍山之論孔明(一)
玉玄得到太白金星三枚金幣,對發生的事久久心裏不能平靜,沒想到自己小小年紀居然遇上了神界神仙,雖然從小就聽長輩們說這個世界是有神仙的,可是沒有親眼見到,聽說往往也只是懷疑,并不能完全相信。
玉玄把得金幣的事告訴娘,他娘也沒什麽奇怪,只是叫玉玄把這金幣好好放着,不管是不是真的,但梨花如雪的夢卻是千真萬确,若是真的,這些金幣将來必定是有用處的。
這些金幣什麽時候能用上,玉玄也不着急,他現在還小,想想太白金星會主動找上他,那麽一後就算沒有這些金幣,将來真要有什麽事,見到太白金星想必也不是什麽難事,他相信總是會有很多機會的。
經過,梨花如雪的事,玉玄比起先前更愛讀書些,不過畢竟是小孩子,對人生沒有明确的目标之前,做什麽事都是短時間的熱情,本來他也不是讨厭學習,但聽母親将當年外祖父的事,讓他對讀書并不是那麽感興趣,更不想在朝廷去做大官。不過他不願意只是想法而已,人生的事往往不是自己想不想,願不願,更多時候仿佛會有命運的*會把你往前推,即使你再不願,還是會走那條路,最終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玉玄讀的學校本來算是長安城裏的貴族學校,夫子先前還是朝廷禮部尚書,只因受到太平公主政變失敗的影響,他做回了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夫子,一個被人遺忘的禮部尚書,一個隐姓埋名的禮部尚書。由于他學識廣博,在長安算是開了私孰,教學方法也比較得當,長安城裏的富家子弟,或一些達官貴人的子弟也來他這裏讀書,當然這些不同尋常的子弟老師多得是,也不僅僅在這裏學習,玉玄家是大家族,更何況他們與這個朝廷或者說與這個王朝有着一些更特殊的東西,他姓張,不是帝族,但他的血液裏同樣也有一部分帝族的血脈,這血脈來原于他娘,但他娘并不是公主,但帝族的血脈,他祖父純正的帝族血脈,卻最終也因帝族血脈讓他悲劇地過完了短暫卻也輝煌的人生。
一天,夫子講了孔明的《隆中對》,李萬中一向讨夫子喜歡,夫子講完之後,他非常贊賞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并當着全部人背誦了《隆中對》。玉玄本來也不讨厭孔明,但被李萬中這一攪和,非常不滿意,于是當着夫子的面說,孔明不過是只手遮天,他并不是真的要幫蜀漢統一中原,而是要建功立業,留下一個萬世不朽的芳名罷了。
玉玄這樣說,一方面他不滿意李萬中,另一方面也源于他本來就是一個叛逆少年。不過他這麽說引起了很多同學不滿意,夫子也說他太放肆,居然公開诋毀千古賢丞。當然,玉玄平時還是有幾個耍的好的同學,知道玉玄這麽說有一定的道理,最支持他的是他的堂弟張懷玉,他比玉玄小一歲,一直他都很崇拜哥哥,覺得哥哥知道的事很多,也很有主見和想法。
玉玄畢竟是小,夫子也不會太責怪他,不過玉玄并不是亂發言的人,雖然當場并沒有解釋為什麽這麽說,不過他的幾個同黨卻要纏着他,要他說明白一些。玉玄由此也更讨厭在這裏上學了,那個李萬中,還有其他一些人,總是有事沒事要和玉玄比什麽,不過只要少了夫子,玉玄多半會作弄他們。
一輛豪華的大馬車出城了,車上坐着五個平均不到十歲的少年,他們是該上學的,可他們卻偷偷地溜了,離開長安城,朝城外不遠的定軍山而去。
夫子豈知未來之星(二)
定軍山,它是由12個山頭連并組成,所以又稱為十二連珠山。從西向東的第三座最高峰為定軍山主峰,海拔高833米,滿山松柏蒼郁,峰頂有古碑一座,山後有一大窪,稱仰天窪,可屯萬兵,傳說是諸葛亮練兵的地方。在西第一峰山腰有一大石,高3餘米,寬不到2米。石頭有縫,縫中紮過箭頭,據說是擋箭牌;山下開闊,叫武侯坪,還有黃忠斬将橋的遺跡。定軍山一帶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又是歷代兵家要地。
“哥哥,真厲害,百聞不如一見,那李萬中就知道耍嘴皮子,讨夫子和那些呆瓜的歡心,和哥哥相比,他差得遠了,就算他背得完三國歷史,背完所有孔明傳記,沒有到過定軍山也只是又一個夫子,哈哈~”玉玄的堂弟張懷玉他們登上定軍山開心地說。
“呵呵,當年孔明說‘曹操懂兵法,不懂詭計’孔明多次設計打敗曹操,這定軍山意義非凡,那李萬中,我從來就不把他放在心上,呵呵~”玉玄叛逆但不固執,不喜歡讀書但天賦和認識超過很多同齡人。
“楊修機敏過人,超過曹操“黃絹幼婦,外孫齑臼。”文圖意思是‘絕妙好詞’,那曹操後來才想起,恐怕他就在這時就開始嫉妒楊修了吧?”說話的是比玉玄還高一些的少年,今年已經10歲了,比玉玄大兩歲,名字叫呂水西。
“嗯,是啊,楊修就像曹操肚子裏的蛔蟲,曹操想什麽他都知道。”玉玄接應說道。
“後來,曹操兵敗,進退不得,曹操說‘雞肋’,楊修就知道要退兵,被曹操發現了,就把他殺了,死得可惜,也怪他聰明過頭了,哈哈!”呂西水說道。
“呵呵,你也很聰明啊,你認識到楊修聰明過頭了,你以後做了大官想必自保不是難事了,呵呵!”玉玄預見性地說道。
“這定軍山,老将黃忠斬夏侯淵真是痛快,老當益壯,智勇雙全,為後面大敗曹操奠定了基礎,不愧是五虎将!”說話的是薛亮,名将薛仁貴之後。
“呵呵,薛家将門,當年你祖父攻打渤遼,能預知十年後的事,你能看到這裏你們薛家真是将星輩出啊!”玉玄誇薛亮有見識。
“不過我覺得,要論智勇雙全,還是趙雲厲害,且不說他救幼主阿鬥之勇,黃忠被困,也是他營救的。救回黃忠曹操大怒,親自領軍追趕趙雲,趙雲讓弓弩手在寨外壕裏埋伏,将營內槍旗一律放倒,大開門寨。自己則單槍匹馬立于寨外。曹操催促将士直撲蜀營,趙雲把槍一招,弓弩齊射,趙雲領兵沖出,曹軍大敗,糧草盡丢。”說話的是秦飛,名将秦瓊之後。
“呵呵,忠貞仁義愛忠貞仁義之名将,秦公子曾祖胡國公也很了不起啊!”玉玄見兩名将之後談論英雄也都是名将,而且說來頭頭是道,也很是佩服。
“曹操最終離開定軍山,馬超劫營,魏延射掉曹操門牙,魏延其實也很厲害,他是很有針對和很現實的名将可惜孔明看不起他,最後還設計殺死了他,真是悲劇!”張懷玉看着定軍山最終能結束兩軍對抗的是魏延,他不由得有點為魏延的命運感到惋惜。
“是啊,魏延的命運,其實也是我說孔明不想真正統一中原的原因之一。”玉玄感嘆到。
“嗯,那你說說孔明的決定吧,雖然你也是臆測,不過我們還是想聽聽!”其他四人異口同聲地說。
“好吧,我就簡單地談幾點大家就安這個方向就會明白了。第一,《隆中對》三國鼎立局面是孔明創造,他自己不能毀;第二,漢朝的衰敗絕對不簡簡單單是內亂造成的,與朝廷本身綱常有關,孔明必然能看透這點,這也就是水鏡先生說的孔明生不逢時,這就是趨勢。孔明再有才,再綱常不變的情況下,也無力回天;第三,蜀漢無明主,劉阿鬥,那就是廢物一個,孔明若不出兵北伐,他那麽昏庸寵溺奸人,孔明必然會被害死,孔明出兵北伐,可以遠離主臣之間的矛盾;第四,蜀漢人才匮乏,就算統一中原,也沒能力治理中原,和化解平息打敗曹魏後的烽火。中原家族錯根盤結,更何況曹魏下的百姓也算安居,缺少中原強烈的內部矛盾,如同孟子說的‘人和’;第五,孔明用馬谡,歷史極力說是用人失誤,在我看來,是孔明有意為之,馬谡反間計讓司馬懿下臺,魏國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讓孔明下臺,北伐的目的在于建功,在于遠離矛盾。手下人看不懂,孔明卻是不會忘記;第六,魏延建議直取魏國首都,孔明睿智之士,他不是想不到;就算想不到,聽了建議也應該想想,可他想都不想,直接否定,幾千兵都不給魏延,某種程度上說他早就想到了,但由于他北伐的目的不同,完全否定魏延,也完全不讓這種想法存在;第七,獨掌大權,統一中原,他不能全身而退,陷害難免,死後更悲哀。第八,司馬懿,蠶食曹魏政權,進取中原首都成功,司馬勢力難以平息,江東吳政權難保不會學上次奪取荊州殺關羽的事發生,孔明将會進退兩難;第九,病不就醫,事無巨細,想的就是一死,早死了可以留個美名,他追求的就是榮譽名聲。從要求劉備三顧茅廬,才肯出山就可以看的出來。”玉玄一口起講了九點孔明不想統一中原的原因,可見他并不是信口開河,也不僅僅對李萬中不滿。
其他四人聽玉玄講出九點原因,不僅吃驚地合不攏嘴,更是望着玉玄不知道怎麽誇他地好,且不說他的原因觀點是多麽的精辟,就他能說出九種不同的原因,一般成人也做不到。
“哥哥,我太崇拜你了!”張懷玉回過神來興奮地說。
“我們也是,你太厲害了,玉玄,你太有才了!!”其他人一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