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評論

指揮官在幸興之餘,還是馬上找了船長和女營主管關在指揮所裏商量了一會。

于是李君又過上了好生活,在指揮官和船長的有意安排下,李君、二副和今天捕抓鯨魚的小隊成員、還有女營的所有女人都到小山另一邊的一個哨所住地了,這哨所是永久性的房子,雖然對于這麽多女人來說還是很小,但加上臨時搭建的木棚,還有一些小山洞等,住起來還是要舒服點,而且遠離男營騷擾,各種真假誤會也少很多。

哨所這裏平常是有哨兵值守的,但島上來了這300多人後,指揮官就以守住軍營的糧食度日為主,沒有在這裏安排哨兵了。

因為指揮官知道,糧食問題沒得到解決的話,這300多人随時變成300多個暴徒。當然糧食解決了,這300多人就能變成守島的堅強力量,所以士兵們又可以放松了,甚至有士兵拿糧食去泡妞了,指揮官也睜只眼閉只眼的,在這島上的士兵最苦的就是一年都見不到一次女人,以前很多士兵服役回家鄉後都變成了欲望狂,屢屢作奸犯科,所以軍部後來也默許了守島士兵可以在女方同意的情況下相聚。

現在糧食解決了,當然去騷擾女營的就更多了,但隔離的遠了,沒了各種借口,這些來騷擾的人就又當了永姐的練功工具,每次來人都被打得臉青鼻腫的回去。可是身在女人堆裏的李君,好像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找了個小山洞,搭了個木床,還搞了個木門,然後躲裏面練功練功。

李君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修煉,在這幾天裏,李君跟着二副的小分隊打魚,練鬥氣的時間不多,不過還是能做到一天一次,但沒有充足的食物供應,李君是不敢多練,獵到鯨魚的第三天,在海島上的難民們接受了臺風驟雨的洗禮。

不過在臺風來之前,有經驗的指揮官讓船長把所有食物都搬到了軍營的地下室裏,當在軍營裏臨時避風的難民們回到曾經的竹子房地方的時候,看着原地剩下的零零丁丁幾條竹竿,有幾個貴族男人就像女人一樣哭了起來,在這幾人的帶領下,所有的貴族基本都放聲痛哭起來,其他普通人雖然堅強一點沒哭出聲來,但所有人都掉下了心酸的眼淚,包括堅強的船長。

因為近十天來,天災人禍是一個接一個的,之前都是靠着一股強大求生的勇氣在支撐着,可是現實太悲催了,船沒有了,錢沒了,多數人連平常在自己身邊的人也沒了,現在連辛辛苦苦搭建起來的避難棚都給風吹掉,這象征性的最後一點安慰性財産都随風而去了,真正的人生洗白了,能不哭嗎。

有些意志差點的貴族都直接想放棄修房子去找個山洞住算了。但在指揮官的鼓勵幫助下下,在船長的強撐下,大家還是努力的用木頭等再搭建些可以抵禦臺風的房子,但這一次也許是木頭難采集一點,也許是士氣低落,速度比起竹子房慢了好多,估計要三天下來才能安排好所有人。

女營這次就幸運多了,這山邊的哨所是靠着山洞建設的,臺風的影響很小,臺風過後馬上就恢複了捕魚工作,當她們來到海邊的時候,突然都啊啊的大叫起來,開始是一兩個喊,後來所有到海邊的女的都喊了起來。

船長聽到這麽激動高昂的叫聲于是就跑過來來觀看,一看之下,船長也當場就激動的高叫起來,原來是游輪的殘骸給吹到了海邊,于是船長的命令一個個的發布下去,大副、二副、三副、女副主管分別帶了一支小隊摸上船去,船是斜着擱淺在沙灘上,上去的四個小隊很快帶回了具體情況。

船是在底艙被人為爆破的,因為混合着加一伏酒的燃燒,所以當時直接失去了搶救的時間,而燃燒起來的大火順着一些樓道和貨物運輸井直接燒到了甲板,看上去是火勢吓人,但實質燒的不算多。當然如果不是船體翻轉倒到水裏,也是會像木柴一樣變成一堆灰燼的,可是船體翻轉後火就滅了,所以船大輪廓還是完整的保留着,當然船底有着四個大洞,根據還留在裏面的屍體分析,在裏面的少量海盜頭子和殺手俘虜都沒逃出生天,至于為什麽會有人為爆炸,這就需要比較專業的人員來破解了。

随着船上的搜索結束,船長又財大氣粗了,而且手上還有完整的管理團隊,因此船長做了個重大決定,開動這300多人的生産力做繩子,做很粗很粗的繩子,把船固定好在沙灘上,然後收買了一下指揮官,利用軍方的通訊渠道發回了最新的情報給家族,希望能重新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就地維修游輪,或者能把游輪拖到能維修的地方維修,怎麽樣都比重新造新船容易。

由于各種工具充足了很多,加上船長的獎勵很到位,說是等游輪拉上岸固定好後,所有人都可以回自己的游船房間處理東西,因此連一向眼高手低的貴族們也積極參與了,大纜繩很快就做好了,綁住了游船。船長又同時讓部分人在沙灘上挖了引水渠,把游輪拖到樹林邊固定好,從見到船的第五天開始,就開始從船上源源不斷運下生活物資來,讓所有人又過上了相對美好生活,當然也包括了島上的駐軍,可是很多面粉都讓水給泡成一團一團的,李君嘗試着拿火烤着吃,變得一塊一塊的鹹中帶甜幹幹的粉幹也是非常好吃,特別是受女生們歡迎。

由于糧食沒憂愁了,貴族們就心思又多了起來,于是去騷擾女營的人就更多了,而且女營裏也慢慢有了內應,一時間各類人裝扮的鳥聲是響遍了全島,李君也很不辛的發現,自己沒有偏僻安靜的地方練功了,只好努力的把所住的山洞繼續往深處挖,結果李君很意外的挖穿了石壁,而石壁裏居然透出海風的味道。

李君在當天晚上做了個火把,把房洞門關的嚴嚴實實的好像連功的樣子,就自己一人鑽進了挖穿的石壁裏,順着石壁李君是到了個比較大石洞中,看着石洞中存放堆放的無數金銀珠寶,李君激動的比船長看到游輪的時候還激動,但手中火把快熄滅了,在火把快熄滅前,李君是拿了個放在一個小石桌上的金盒子摸回了自己的山洞。

回到房洞後,李君點起燈來,輕易的打開的金盒子,盒子裏有幾本書,書最上面是本筆記,筆記裏的字有點是像大漢文字,也有點像李君看過的大棠文字,其中也有些猛額字,李君是連蒙帶猜的看明白了大概,寫筆記的人姓楊,是個叫垂的朝代的流亡太子,本來負有複國的大任,但手下的大将因為新朝更好的禮遇,都背離自己而去,連自己最終也放棄了複國的理想。

因為自己的親妹妹當了新皇帝的皇後,而且為新皇帝生下的兒子當了太子,也就是自己的親外甥是以後的皇帝了,這複國的理想就算自己不放棄,願意跟着自己複國的人也沒幾個,而且擁護新朝的人遠遠多于擁護舊朝的人,連自己這個太子也非常佩服新朝,因為新朝的國土比舊朝大了幾倍,所以自己就帶着一船的金銀珠寶還有幾個心腹流亡海外,準備找個地方過過日子,等自己的外甥掌權後才回去養老或者找到好地方就不回去了,不過因為躲避臺風臨時到了這個小島。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