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來公子應該就是這兩個丫頭口中提及的那個姚陽姚大哥吧?”
兩人再次對視了起來,不過這一次中年男子的眼神并沒有上次那般的犀利,眼神平靜無波,讓人無法看出他這話裏面到底隐藏着怎樣的情緒
安靜了片刻,姚陽才緩緩回道:“若是她們兩人沒有遇到過與在下同名同姓之人的話,那那個姚陽應該接受在下了”
姚陽這話一出口,加上他那一絲不變的神色,卻也讓對方的眼中露出了一絲小小的驚訝
不知是不是姚陽這不軟不硬的話讓對方不知道該怎麽接下去了,話音一落,院中再次沉默了下去
站清理姐妹兩這時候看着兩人都不知道該怎麽開口,不僅僅是張青靈的臉色露着焦急的神色,就連平時對姚陽一副愛答不理的張紫韻這時候也有些焦躁的看着兩人
就在姚陽眼神平淡的看着對方的時候,那中年男子臉色忽然露出了一絲笑意
“年輕人,你很不錯,你這份沉穩,若不是老夫知道你這年紀不是僞裝的還真的以為你已經跟我差不多大了呢”
姚陽聽到這中年男子的話,心中也不由的送了送,雖然他知道對方并不會在這裏對自己做什麽,更不會出手,但對方身上的氣息卻總是讓他的精神緊繃着
“你們在談什麽呢?韻兒、靈兒,進來幫娘将這菜都端出去”
就在院中的氣氛剛剛回落的時候,從廚房裏面走出一個人,正是那個神色雍容的中年女子,她似乎沒有感覺到這院中剛剛逝去一些的緊張氣氛一般,笑着招呼姐妹兩去端菜
張紫韻與張青靈兩人一聽自己娘親這話,連忙放開自己老爹的胳臂就本向了廚房
中年男子見到自己這兩閨女就這樣将自己抛下了,不由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也沒多去在意,反倒是看向了姚陽
“小夥子,坐下來,我們談談”
姚陽聽到這話,直接在他對面坐了下來
這中年男子看着面前的姚陽,端詳了一番後才開口說道:“你應該也猜到了,我就是這兩丫頭的爹,而那位便是老夫的夫人,也是紫韻與青靈兩個丫頭的娘親”
男子的話并不出乎姚陽的預料
“贖小子眼拙,剛才沒能認出教主殿下”
姚陽話音一落,剛才還一副和藹可親的中年男子臉上的神色忽然一僵,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厲色,不過很快便隐了下去
“诶還真是女大不中留啊,這還沒到哪呢就什麽都說出去了”
說着,中年男子便是一陣的搖頭嘆息
這一次姚陽并沒有再出口
簡簡單單的一個“教主”便道明了一切,其中蘊藏了很多信息,姚陽知道,對方也聽得出來,姚陽明白他将此事說出來會有怎樣的危險,甚至有可能讓對方升起殺人滅口的心思,這并非不可能。
眼前這位可不是張紫韻姐妹兩那涉世不深的小丫頭,這裏是哪?這裏可是京城,是當年反叛明教以至于舉兵撲滅明教的明教叛徒朱元璋的老巢,雖然此時朱元璋已經死了,但這裏依舊是個龍潭虎穴的地方,尤其是對于如今已經不複往昔的明教而言,這一言一行之間更是要極其的謹慎
而姚陽剛才那雲淡風輕的一句卻點中了對方的要害,這種情況下激起對方殺人滅口的想法是絕對有可能的
此舉看起來确實冒失了,但姚陽卻并非未經考慮便說出口的,其實他之所以會這樣說也全都是在試探,他想要知道對方是不是會對自己起殺心
敵人不可怕,但就怕敵人隐藏的太深,讓人防不勝防,姚陽不害怕兩個小狐貍呆在自己身邊,但卻不能容忍一個老狐貍總是盯着自己,尤其是他還看不出這老狐貍到底懷着怎樣的心思
所以姚陽要用一個足夠讓對方情緒引起波動的話來試探一下,他要看看對方到底是不是真的會對自己起殺心,要是剛才男子對姚陽有了殺心,姚陽絕對會第一時間警惕起來
不過從如今來看,對方雖然神色有過變化,但卻并未對姚陽提起殺心,也沒有一絲的殺氣,這到讓姚陽心中暗暗的松了幾口氣,姚陽知道,若是對方真的想殺自己,自己只能想着從後院逃出去,抱着對方不敢在京城肆無忌憚動手的想法逃過對方的魔爪,他雖然很自負,但卻并不認為自己是對方的對手,這在對方第一次踏入醫館的時候姚陽就已經明白了
“好了,菜上齊了,韻兒、靈兒,快坐下,這麽久沒有嘗過娘親的手藝想死了吧”
中年韻婦一邊說着一邊将碗筷擺上了桌
“小夥子,嘗嘗你阿姨的手藝”
中年女子的忽然插入,讓姚陽兩人間的氣氛瞬間消散無蹤
中年男子似乎毫不在意剛才的事情一般,笑着從自己夫人手中接過碗筷,寵溺的看着旁邊的兩個丫頭
“你們兩個膽子還真大,竟然敢一聲不響的就從家裏面跑出來,你們知不知道這段時間為了找到你們你老爹我費了多大的勁?”
張紫韻聽到自己爹爹的話,臉色露出了一抹愧疚,而張青靈則毫不在意,聽到自己爹爹這麽說對他吐了吐舌頭,然後用一副可憐巴巴的眼神盯向自己的母親
那中年韻婦見到自己女兒這神情,頓時沒好氣的對一旁的丈夫說道:“滿桌子的菜都堵不住你的嘴,說這話也不直達選個時候,就不能好好的讓我們吃一頓團圓飯啊?”
姚陽一聽她的話,頭一低自顧自的吃着自己的飯,他可沒興趣摻和人家的家事
中年男子聽到自己夫人苛責的話語,臉色不禁尴尬的笑了笑,也沒有再多說,默默的開始吃起飯來
一頓豐盛的午飯就在這詭異而平靜的氣氛中結束了
接下來倒是出乎姚陽預料的,這姐妹兩的父母竟然并沒有第一時間将她們給接走,而是在他這個小小的醫館裏面住了下來
“查的怎麽樣了?”
乾清宮中,朱允炆臉色陰沉的坐在龍椅之上,這些天他的神情絲毫沒有變過,一切都源于十天之前從燕王朱棣的藩地北平府傳出來的那份清君側
朱棣這份清君側直接将朱允炆的親信都給打落成了逆臣賊子,其中尤以太師、太傅與太保三人為首
緊随而至北平出現的動靜也傳到了朱允炆的耳中,這讓朱允炆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下去
朱棣謀反并不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也早就看出了朱棣又謀逆之心,但卻沒想到朱棣這麽等不及,而且更沒想到朱棣竟然用出“清君側”的手段來匡扶大義
雖說這史上幾次清君側之人都未成成功過,但卻并不代表朱棣就不會成功,更何況朱棣與那唐朝的安祿山與史思明還都不同,只因為朱棣是當今聖上的親王叔,而且也算得上是先帝衆子之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其上的太子以及二王、三王都已經不在了,可以說其并非沒人支持,就在朝臣之中也有人暗中支持着朱棣奪位稱帝
朱棣可以說是衆位王爺之中最為讓朱允炆忌憚的一個,因為其有着其他王爺不具備的條件,而且朱棣手中兵強馬壯,北平是歷代的國都,是一個首屈一指的好地方,朱棣在哪裏經營了三十年,哪裏已經成了他自己的領地
“起兵陛下,微臣已經查明,燕王手下如今能夠一戰的精兵有将近八十萬,還有二十萬的新兵,而且如今這十天以來又招了有十萬的新兵,并且還在繼續招收,據微臣查探,有很多占山為王的山賊、土匪都有投效之心,并且在過去的十年間燕王似乎召集了很多江湖中人與江湖門派到自己的麾下”
“嘶”
紀綱的這番話瞬間讓在場的衆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八十萬精兵、三十萬新兵,這就足足一百一十萬了,更何況還在繼續征召,他朱棣哪來的那麽多兵馬?
下面衆大臣的想法也是朱允炆此時的疑惑,一百多萬的兵馬,這是個怎樣的概念,雖說當初先帝開國時手中的兵馬遠多于這些,但那是義軍四起,而如今只不過是朱棣一家,這朱棣是早已經有了謀逆之心啊,這些年手底下竟然隐藏了這麽多的兵馬,他怎麽養得起的
八十萬兵馬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府之地就能夠供養的,更何況朱棣不可能不為起兵準備糧草,他不可能養得起八十萬的精兵
其實衆人想的并沒有錯,八十萬,朱棣自己也知道根本養不起,所以他真正屬于自己的兵馬只有四十萬,其餘的四十萬精兵一般是代王朱桂的敗兵,當初不戰而敗,所以并沒有多大損失,而另一半,自然便是朱博留在開封府的那二十萬精兵強将了
朱博在開封府經營那麽多年,那些基本都成了他的私兵,軍中的将領全都是終于朱博的,只因開封府與京師太近朱博才沒有铤而走險招募私兵,但這也讓他屯下了很多糧食給朱棣充當了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