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長生往前邊走,邊仔細觀察這位砍柴的漢子。
憑他的神通眼竟然看不出對方體內有任何天地靈力運行!
這只會有兩個可能:一是此人确實是個凡塵樵夫;二便是此人以武入道,力道修為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
因為仙道修為達到返璞歸真,還是在他神通眼中無所遁形。
董長生愈加覺得此人不凡,隔着五步遠停下,恭敬行禮道:“見過這位神仙,敢問此處是方寸山麽?”
“神仙,什麽神仙,我不過是一個樵夫罷了。你這個少年,竟然不怕豺狼虎豹,到這方寸山作何?”樵夫将竹笠摘下,挂在脖子後,露出樸實方正的臉龐,目光平和地看着長生。
“小子也有一些本事,倒是不怕這山中豺狼虎豹。”
董長生又道:“小子打聽到此處方寸山中,有得道的神仙收徒,特此前來拜師學道,方才見樵夫大哥劈柴功夫了得,以為是神仙,冒昧打擾了。只是卻不知樵夫大哥可知這方寸山中,神仙的洞府如何尋找,距離此處還遠麽?”
“原來是個拜師學道的啊,好說好說。你往前走,順着那條小路。”
樵夫說着一指半山腰一條小路,又道:“你順着那條路,往上再走七八裏遠近,便到了。”
“那便多謝這位樵夫大哥了,小子告辭。”董長生恭敬一禮,然後便向着樵夫所指小路走去。
走出這片樹林,又翻過一一道山崗,才找到半山腰那條小路。
董長生沿着小路,又爬過一個山坡,行走約有七八裏遠,便看見不遠處有一座洞府。
仔細觀看,這處洞府果然不同凡響。
只見洞府處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
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藓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臯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随隐見,金獅玉象任行藏。(此段選自《西游記》)
董長生見此處洞天福地,各種仙家盛景,又想起他那窯洞般的崖洞,當真是羞愧無比。
“日後一定也要尋個仙家洞天福地,建成這般神仙妙境!”
董長生心中想着,走到洞府前來,便見洞府之上立一塊石碑,上有一行十個大字,正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總算是找到了!
董長生心中高興,見到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正想上前敲門,卻是立刻收住了手。
記得那猴子何等膽大妄為,都是只在洞外玩耍,也不曾拍門!
必然是天生靈慧,看出什麽門道了!
董長生這麽想着,便不敢貿然去敲門了,正自猶豫間,卻聽“吱呀”一聲,洞門打開,裏面走出一個仙童來。
那仙童比他還小,也就是十二三歲,眉清目秀,挽着道髻,穿着寬袍,看到董長生便喊道:“你是個訪道的麽?”
董長生趕忙道:“是,我是個訪道拜師的,不是來胡鬧的。”
那仙童道:“我家師父正在登壇講道,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呢?”
董長生微微一愣,看看四周,只有他一個人,忙道:“是我,是我。”
那童子便道:“你跟我進來吧。”
董長生心中驚訝,這是什麽情況,怎麽跟猴子當初的情形差不多?
雖說他和猴子有很大因果,但是如今距離猴子到方寸山學道,應該是過去了三百年左右,為何還是這個情況?
“喂,你這少年到底學道不學道?為何愣在那裏不動?”童子往前走了幾步,見董長生仍舊停在原地,忙轉身喊道。
“哦。這就來這就來,一時高興,神情有些恍惚。”
董長生回答一句,忙整理整理衣衫,擡腳一步跨入了這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
只是卻不知這一步跨入會是福是禍!
一路前行,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靜室幽居,直至行到瑤臺之下。
董長生早就看到一位返璞歸真,看不出法相道身的老道,手持一柄拂塵,端坐在臺上,兩邊還有三十個仙人侍立臺下。
董長生知道便是菩提祖師,趕緊上前拜道:“弟子參見師父,弟子向道之心久矣,今日終于見到師父。”
祖師仔細打量長生幾眼,拂塵一搖,淡淡笑道:“你個有師承的,卻來拜我做師父,豈不是要欺師滅祖,我又豈能收你!”
董長生當即驚得心跳加速,不知道如何回話,擡頭卻見祖師雖這麽說,卻還是淡淡笑着,并沒趕他出去,忙又拜道:“師父,弟子當真沒有師承,若是真有,那弟子也是真個不知,還請師父為弟子指點迷津!”
祖師又笑着道:“你師承繁雜,你自個确實不知,我也不好說清。看在你不曾撒謊,若是還要拜我為師,只需發個誓言來,日後只認我方寸山一門,只有我一個師尊,我便收你為弟子。”
“弟子願意發誓!”董長生此刻那管的了其他,忙舉起手掌,對天立誓道:“弟子南瞻部洲天漢國東海郡董永,願意對天立誓,從此只為方寸山弟子,只有祖師一個師父。”
“好,好,好。乖徒兒,起來吧。9”祖師在瑤臺上捋着胡須連道三聲好,搖着拂塵讓長生起來。
董長生感覺到祖師的高興,喊他‘徒兒’,靈機一動,忙在瑤臺下三拜九叩道:“弟子董永,給師傅行禮了,謝師父收下弟子。”
拜師禮行完後,董長生這才站起身來,恭敬站着。
祖師看到董長生此舉,臉上笑意更濃,打量一番身穿黑衣,神情冷峻的長生,這才道:“既然入我門中,便該有一個法名。我門中有十二個字,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就叫做‘悟滅’吧。”
“悟滅,悟滅,悟滅好,不悟‘滅’,如何生?”董長生忙高興地答道。
他沒想到晚了三百年左右拜師,還和猴子是一輩,當然滿意無比。
“你倒是頗有慧根。悟滅,你且去坐在末尾聽道吧。若是能聽懂,日後講道便來聽着,但是早晚課業不能耽誤了,不然不許來聽道。”
“弟子謝過師父。”
董長生答謝之後,趕緊走到那三十個仙人後面,席地而坐,聽祖師講道起來。
————